分类
生活

关于中国教育德国化的一点感想

2021年中国最重要的教育变革已经确定,主要涉及到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,公办机构停招复读生,职业教育的推广。从这几方面的改革来看,确实让人联想到德国教育体系。

关于德国的教育体系的由来和发展下面简单的概述下。

一.德国教育体制的由来:

德国教育体系的形成由来已久,中世纪时起德国教育制度开始发展。起初受教权只属于贵族和神职人员,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影响下,义务教育开始盛行。尤其是1806年普鲁士在耶拿被拿破仑打得惨败后,普鲁士痛下决心进行改革,其中影响最大,意义最深远的就是教育改革。

尽管普鲁士王国当时财政非常困难,但对于办教育舍得花钱,很快就建立了九年制的义务教育。 在威廉.冯.洪堡的倡导下,把教育体系分成“普通人的教育”和“大学教育“或者‘精英教育’两种。

由此构建成一个三级教育的体系,即小学,中学和大学,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技术类中学和技术高等学校,主要培养技术工人和工程师,即今天德国的技校体系。针对已经工作的人,普鲁士还办了成人技校(主要是夜校)。1810年在柏林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化大学,即洪堡大学。这套教育体系对全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。

在洪堡教育体系中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接受的是普通人的教育,中学第一阶段(相当于中国初中)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教育体系,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,成为社会顶尖人才,最有效的回报社会。

为此1812年时设立了中等学校的考试制度,对人才进行筛选,把天赋好,学习能力强的孩子筛选出来。不仅可以让国家有效的掌握人才资源,同时也是公平公正的,不会因为家庭的差别产生不公。到1871年德意志统一后,整个国家都接受了这种制度。

应试教育是洪堡教育体系的一个产物。在德国,基础教育的本质是学习知识,培养对社会对认知,另外一个作用就是筛选。所以不会强求资质一般的孩子花更多的时间,去理解那些他们很难理解的问题,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专项技能。因此人生的第一次重大分流,在小学四年级毕业时就完成了。

此项百年大计,可以说为德国的崛起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二.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

如此早的分流,家长和学生都能够接受,要得益于德国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,尤其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,不仅是校企之间的合作,更有政府的支持协调。德国虽然是个机械化非常发达的国家,但是在产业升级的问题上始终保持警惕,没有让机械化智能化大规模的替代人工,为社会就业提供保障。

德国人为何愿意接受孩子进入职业教育体系,大致做了以下几点总结:

  1. 德国人不认为技工前途差,职业技术类岗位在德国能够受到重视和尊敬。
  2. 双轨制的学生从十五六岁起带薪学徒。具2021年的最新统计,工资800到1000欧元不等。通常学徒期三年,工资每年增长,第二年涨18%,第三年涨35%。毕业后的工资很多不比大学生低。
  3. 德国总共170万家企业,参与到双元制教育体系中的企业有40多万家。设有350多个专业,中国人讲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,可以说德国双元制教育涉及到社会中各个领域的全部行业,对所有类型的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可能性,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。
  4. 虽然不是研究性质的工作,但很多工作难度也很大,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才能达到。学生70%的时间在企业工作,30%在学校学习,不仅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,还学习法律知识,包括青少年保护法,劳动法等等,让他们知法守法,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意识保护自己的权益。
  5. 毕业后可以拿到三份证书:学校的毕业证,企业的结业证和政府的从业资格证书,全欧盟有效。

所以在德国极少有家长焦虑孩子将来是否上大学的问题。首先生活品质有保障,其次孩子可以充分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爱好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。同龄人大学毕业时,进入职业教育体系的孩子已经在某个领域深耕了至少八年,成为一个懂技术有手艺的人。

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当然不错,能够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行家里手,也是很好的选择。真正做到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。

三.此次教育改革的目的和意义之我见

对比德国的教育制度,规范校外教育机构,公办机构停招复读生确实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。

考试的目的是选拔人才。但在中国,考试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改变个人命运,而非引领社会,改变国家乃至人类的命运。

无奈社会资源有限,于是大家都拼命的挤在争夺高等教育资源这条赛道上,龟兔赛跑,造成很多学生校内八小时,校外八小时不堪重负的局面。

如此考试制度,选出了一大批伪兔子。人生路漫漫,这些经过培训拿到高分的孩子,有一天会走向工作岗位,面对一项繁杂的工作需要独立完成时,还会如此透支体力,还会有培训机构告知解题的思路吗?

高考复读如同作弊,对应届生是一种不公。在德国,Abitur(德国高考)的考试只有一次机会。巨额的培训费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不公,他们会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丧失更好的学习机会。

看到一则新闻,说当年中国数学天才柳智宇击败德国选手后当了和尚,对手舒尔茨却获了诺贝尔奖。当一个人为了某个目的而非兴趣拼命努力的时候,就已经沦为平庸。

现在很多人努力的目的不是学到知识,而是为了让其他人得不到,或者更难得到。多少人成为了考试机器,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。一个有可能在某方面很有成就的人变得平庸。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,对个人是遗憾,对社会也是资源的浪费。

尽早看清自己适合做什么,对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。但是初考,中考和高考带来的紧张和压力,不仅对孩子对父母也是一样,谁敢放松心情把重心放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。

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根源。校外培训机构之所以蓬勃发展,最根本的原因是职业教育得不到社会的认可,一个没有高等教育文凭的人很可能处处碰壁。这个痛点不解决,如何让家长们不焦虑。

从生物学角度看,大多人注定平凡,社会也不需要所有人都具备战略思维。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,作为普通的一员我们都是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做贡献,凭何被歧视?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不可以吗?

数据统计,中国的就业市场存在严重失衡的现象。一方面很多大学生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,另一方面中国面临巨大的用工荒问题,很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。教育制度没有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,教育资源严重浪费。

教改是否能够成功,还要看社会分配等制度的改革。改革不到位,教育改革如同空中楼阁,让焦虑的家长们更加焦虑。没有人愿意坐以待毙,教育培训机构会以其他方式继续存在。

长期的内卷已经消耗了个人,家庭,社会的各种资源,希望中国的改革能够成功,我们拭目以待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